重癥醫學科介紹
重癥醫學科創建于1989年,是國內最早建立的ICU之一。30年來,科室從簡單的監護病房、最老的監護儀和一臺電動呼吸機,逐漸發展成為設施最先進、收治能力全面的重癥醫學科。
30年來,重癥醫學科全體人員與死神賽跑,先后搶救幾千例危重病人,尤其是多臟器功能衰竭、各類休克、急慢性呼吸衰竭、多發傷、心肺復蘇、膿毒癥、難治性心衰及重度營養不良等,搶救成功率達80%以上。
人員配置
重癥醫學科擁有一支團結奮進的優秀團隊,有一批經過正規化專業訓練的人才,現有醫生10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3人,碩士生學歷2人;現有護士20人,主管護師4人,護師及護士16人,其中本科學歷8人,??茖W歷12人。
整體設施配置
重癥醫學科病房安裝有空氣層流凈化系統,多功能吊塔,設置9張病床,其中包含了1間負壓病房,便于高感染危險病人的收治與隔離;3間VIP病房,便于特殊病人和需要家庭照顧管理病人的需要,按照國家對層流病房的要求,設有工作人員通道、病員通道、物流通道和污物通道以及家屬探視走廊;同時,輔助功能分區明確,包括:病區、醫生辦公與教學區、生活區和污物區等。輔助用房完善,包括治療室、儀器室、污物間、清洗間、被服間、家屬談話間和家屬等待休息區等,為危重病人的救治提供了合理的、便于使用的、規范管理的輔助功能空間。使病房在空間與環境建設與設計方面達到了國內,乃至國際一流水平。病房內配套裝備有國際一流的各種生命及重要臟器功能監測與支持設備如:呼吸機10臺(哈美頓牌5呼吸機4臺,哈美頓金伽利略呼吸機1臺、德爾格V300 3臺,西門子serveoi 呼吸機1臺、美國凱迪泰LS 1臺,偉康轉運呼吸機1臺 )、多功能心電監護儀9臺、便攜式心電監護儀1臺、床旁血液凈化儀4臺、血氣分析儀1臺、除顫儀1臺、床邊有創心功能測定儀(PICCO)2臺、床旁無創心排監測儀(NICOM)1臺、電子降溫儀4臺、纖維支氣管鏡1個、心電圖機1臺、下肢循環泵2臺、充足的微量泵、容量泵等先進搶救設備,能滿足各類復雜的危重病情搶救和治療需要。
開展的技術
重癥醫學科具有全面的醫療技術,目前可以開展全面生命體征監測、呼吸機機械通氣技術、血流動力學監測(如有創動脈血壓監測,PiCCO經脈搏指示連續心排血量監測技術)、無創心排量監測、臨時起搏器植入、中心靜脈導管穿刺并中心靜脈壓監測、持續床旁血液濾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漿置換、氣管插管技術、經皮氣管擴張置管術(經皮氣管切開術)、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技術、主動脈內氣囊反搏技術等。
科室管理
本病房人性化設計與管理涵蓋了病員的管理與服務、家屬的窗口服務、工作人員工作與生活環境,以及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充分體現全方位的人性化管理與服務。
1.病員醫療服務的人性化:結合重癥醫學科的特殊性,制作適合科室的標識及溫馨提示語,根據科室患者的疾病特點設計、制作護患溝通卡及家屬與患者溝通卡,有效的溝通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并可幫助做心理調節和緩解恐懼等,彼此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創造了一個和諧的就醫環境。
2.家屬窗口服務人性化:設立探視通道,解決家屬探視和層流病房管理之間的矛盾問題,并在探視通道設計滿足家屬和病員的交流,并且限于每周一次20分鐘的床旁探視,對長期滯留ICU的危重病人體現人性化的服務;家屬談話間便于醫護人員及時對家屬交待病情、簽字、談話和傳遞護理和餐飲用品等。家屬等候區內張貼了病區服務內容介紹,使患者家屬進一步了解醫護的服務,充分體現了現代ICU的人性化治療與全方位的服務理念。
3.工作人員管理人性化:將工作人員的辦公區和生活區分別設立,使得醫生辦公安靜合理,便于醫生工作、學習、科研、病歷討論和值班,并便于快速進入到達病區實施搶救;而生活區設立了醫護人員更衣、洗浴、快速餐飲(餐廳)、醫護值班室、主任辦公室等,為重癥病房長期超負荷工作的、高比例數量的醫護人員提供人性化服務的同時,也為科室文化帶來了空間與活力。
4、醫療質量規范化:科室按照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對醫療護理質量的要求,嚴把15項質量控制指標關,并對各指標進行整理、分析、總結,最終指導臨床實際工作。
目前,重癥醫學科已成為醫院危重病人治療的重要保障科室和重點學科,其高超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先進的管理水平及已躋身于國內領先水平,一直獲得眾多專家、學者和領導的好評。重癥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將以一流的技術、用心的服務和先進的理念服務于重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