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介紹
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始建于2013年5月,于2017年9月30日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衛計委的正式授牌。中心下設四個部門,分別是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及經顱多普勒TCD,現有醫師及輔助工作人員共23名,高級職稱7人。寧夏電生理中心依托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在自治區及銀川市衛健委的領導下,目前接入305家各級醫療機構,包括市縣級醫院、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0急救中心、體檢中心、養老院、戒毒所等,實現常規心電、動態心電、動態血壓的遠程診斷。平臺實現365天24小時的會診制度,每天至少2名高級職稱診斷醫生坐診。日均會診量多則上千,平均5分鐘內即可向基層單位發送診斷報告。通過及時、精準的心電遠程診斷,有效降低了群眾突發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讓基層醫務工作者和老百姓真正受益。診斷中心從2013年5月上線至今,累計診斷常規心電90多萬份,發現陽性率高達70%左右。
診斷中心打破傳統心電診療方式,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和數字化設備,創新各級醫療機構心電診療服務模式,實現遠程心電診斷、健康管理、急救協同、診斷質控、決策支持、教學培訓、大數據挖掘等功能,滿足心血管病患者、心電從業醫生、各級醫療機構、各級衛生主管部門、高校、第三方健康管理機構等的應用需求。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有效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將優質的三級醫院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群眾可足不出戶就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診斷,解決了基層醫院心電圖診斷醫生缺乏,診斷水平有限的問題。同時在心電篩查的過程中發現異常的病患,可通知其盡快就醫,做到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有力的推進了銀川市分級診療建設,提升銀川市遠程醫療服務能力。整合并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對于優化醫療資源的布局、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狀況具有積極作用。